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会概况
日期:2025-06-13 来源:
李洪祥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日凌晨,噩耗传来,夏吟兰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心头一震,悲痛难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言说这份沉重的别离。
夏吟兰老师,是我深深敬重的一位学者、良师、益友。我们相识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初识时她总是带着微笑,文静干练,讨论问题谦虚务实。后来的每次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开会,我们都是跟随着巫昌祯老师、杨大文老师、杨怀英老师、王德意老师、李志敏老师、李忠芳老师,以及刘素萍老师、陈明侠老师等学习,夏吟兰老师、陈苇老师、龙翼飞老师、杨遂全老师、李明舜老师、马忆南老师、薛宁兰老师、王歌雅老师、张学军老师、林建军老师等都得到了快速成长,形成了以夏老师为学科带头人的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集体。研究会在夏老师的带领下,学科优势明显,研究会同仁之间相处十分融洽,大家都默契地将集体放在优先位置,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我和夏老师相识的四十年里,她作为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长和妇女人权法学领域知名专家,撰写了《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离婚自由与限制论》等专著、教材三十余本,在《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更作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主要召集人、《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修正案、《反家庭暴力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起草专家,推动着我国婚姻家庭、特殊群体保护的立法工作,成为学科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与拓路人。其中,有很多法律的起草工作我也参与其中,是夏老师工作的见证者之一,见证着夏老师用笔墨与讲台,将法治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学子,把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融入了讲台和字里行间。
记得她曾说:“用我自己的一生改变妇女的命运,帮助到他们。”她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最深刻的道理;她从不居高临下,却总能把复杂的法理娓娓道来;她从不刻意教化,却总能在细语温言中启迪人心。她不求声名显赫,只求为法治之路添一砖一瓦。她真正做到了“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她生活简朴、为人真诚,从不张扬自己的成就,却默默支持着无数年轻人的成长。她的学生遍布各地,不论走到哪里,大家提起“夏老师”,无不心怀敬意。她是一盏灯,在许多人最迷茫的时刻,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她是一棵树,默默扎根在法学的土壤里,为后来者撑起一片清明的天空。
如今,夏老师走了。那个在讲台上不疾不徐、在论文里字字推敲、在走廊中微笑点头的人,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她推动建立的 “家事法实务论坛” 已成为年度盛会,就像她当年跟随恩师巫昌祯教授踏入婚姻家庭法领域时那样,一代代学人前赴后继。她的身影不再出现,但她参与起草的法律仍在守护万家灯火,她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法律知识,更是 “以理性观世界,以善意待他人” 的为学为人之道。
天地虽宽,斯人已远。愿她在另一个世界,仍能安静读书,温和讲学,无病无痛,无忧无恼。
我们会永远怀念她。怀念她的声音,她的背影,她的话语,她的一切。
夏老师,一路走好。
(作者:李洪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