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要闻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顺利完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项课题

日期:2025-06-07  来源:秘书处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承担的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2024年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项课题)《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中国经验研究》[课题编号:CLS(2024)ZDWT41]近日经专家评审,顺利结项。

本课题于2024年12月12日立项,负责人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龙翼飞教授,课题组初始成员包括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副会长吉林大学李洪祥教授、中华女子学院李明舜教授、北京大学马忆南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陈苇、厦门大学蒋月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曹诗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薛宁兰研究员、黑龙江大学王歌雅教授、苏州大学张学军教授、四川大学杨遂全教授,以及全国妇联权益部原副部长兰青,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郭兵。因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组之后又吸收了六位对本课题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学者共同参与调研和报告撰写工作,他们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林建军教授,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但淑华副教授,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孙若军教授,理事、中华女子学院郝佳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雷教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夏江皓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佳举和厦门大学杜洋两位博士研究生承担了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文稿校对等辅助工作。

本课题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首先追溯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百年中国源流,全面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与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发展脉络,以探寻我国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历史逻辑;其次展示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中国实践,从形成科学完备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体系、公正高效的婚姻家庭法治实施体系、严格有力的婚姻家庭法治保障体系三个方面论证我国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实践逻辑;再次分析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中国特色,提出在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中国特色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制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家庭观是其指导思想,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是其始终如一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家文化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妇联组织的积极推动和国际先进家事法律经验的及时汲取为其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最后,阐述构建新时代中国自主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中国方案,强调要从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密贴合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承继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家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数字技术驱动下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护的新兴问题研究、积极参与涉外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知识体系的构建六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构建新时代中国自主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中国方案。

研究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中国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一步提升妇女权益保障水平,使广大妇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会将持续锚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法律保护,进一步推动研究走深走实。


Copyright 版权所有: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